6.6.1 控制进度:输入
引用
6.6 控制进度
控制进度是监督项目状态,以更新项目进度和管理进度基准变更的过程。本过程的主要作用是在整个项目期间保持对进度基准的维护,且需要在整个项目期间开展。图 6-22 描述本过程的输入、工具与技术和输出,图 6-23 是本过程的数据流程图。
图 6-22控制进度:输入、工具与技术和输出
图 6-23控制进度:数据流程图
要更新进度模型,就需要了解迄今为止的实际绩效。进度基准的任何变更都必须经过实施整体变更控制过程的审批(见 4.6 节)。控制进度作为实施整体变更控制过程的一部分,关注如下内容:
- 判断项目进度的当前状态;
- 对引起进度变更的因素施加影响;
- 重新考虑必要的进度储备;
- 判断项目进度是否已经发生变更;
- 在变更实际发生时对其进行管理。
如果采用敏捷方法,控制进度要关注如下内容:
- 通过比较上一个时间周期中已交付并验收的工作总量与已完成的工作估算值,来判断项目进度的当前状态;
- 实施回顾性审查(定期审查,记录经验教训),以便纠正与改进过程(如果需要的话);
- 对剩余工作计划(未完项)重新进行优先级排序;
- 确定每次迭代时间(约定的工作周期持续时间,通常是两周或一个月)内可交付成果的生成、核实和验收的速度;
- 确定项目进度已经发生变更;
- 在变更实际发生时对其进行管理。
将工作外包时,定期向承包商和供应商了解里程碑的状态更新是确保工作按商定进度进行的一种途径,有助于确保进度受控。同时,应执行进度状态评审和巡检,确保承包商报告准确且完整。
5.5 控制进度
控制进度是监督项目状态,以更新项目进度和管理进度基准变更的过程。本过程的主要作用是,在整个项目期间保持对进度基准的维护。本过程需要在整个项目期间开展。图 5-6 描述了本过程的输入和输出。
图 5-6控制进度:输入和输出
究竟需要哪些项目管理计划组件和项目文件,取决于具体项目的需求。